近日,记者在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采访时了解到,蓄洪区内水淹16天的近7000亩节水抗旱稻全部复活并完成收割,亩产300公斤-600公斤不等,其中没顶10天的近2000亩平均亩产超350公斤。而同等水淹状况下的普通水稻,平均亩产至少比节水抗旱稻低了200公斤。抗旱稻竟表现出如此好的抗涝性,这让王家坝镇的水稻种植户直呼“神奇”。
因为地处蒙洼蓄洪区,阜南县一直都在寻找适应性好的作物品种。2009年,王家坝镇尝试引种了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节水抗旱稻。因其节本稳产的良好表现,这一品种在阜南县逐年推开。王家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崔显瑞说,7月20日开闸蓄洪后,王家坝等四个乡镇全部被淹,近13万亩水稻遭到不同程度水害,其中节水抗旱稻“旱优73”近9万亩。放闸时,“旱优73”已经长了40天,被淹后能恢复这么好,收获这么多,真是“神奇”。
阜南县农科所研究员丁广礼说,这个以节水抗旱为核心特征的品种,表现出优于其它水稻品种的抗涝耐涝性,让他颇感意外。据他现场观察,水淹16天、没顶10天的节水抗旱稻形成两种生长态势,一是从根部新长,二是恢复生长并分蘖。其它水稻品种尽管恢复生长分蘖,但和节水抗旱稻相比,亩穗数少,结实率低,亩产低了不少。
王家坝镇和谐村董金国家的5亩地水淹16天、没顶10-12天,最后收获了1500多公斤稻谷。同村崔显坤家也种了5亩地,水淹10天、没顶6天,亩均产量达到600公斤。董金国告诉记者,与江淮地区一般中稻相比,“旱优73”生育期短10天,平均亩产少50公斤左右。但节水抗旱稻直播和后期旱管每亩可节省2-3个人工,灌溉次数减少也降低了水资源的投入,每亩总计可减少成本250元-300元。更关键的是,这个品种的稻米好吃,能卖上好价钱。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节水抗旱稻团队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告诉记者,“旱优73”已在全国多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广泛种植,去年还荣获了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因该品种根系发达,近两年团队已关注到其具有较强的抗涝耐涝性,王家坝镇蓄洪区的良好表现证实了这一判断。
据上海市农科院办公室副主任易建平介绍,罗利军团队2010年提出节水抗旱稻概念,2016年原农业部正式颁布节水抗旱稻行业标准,2019年该团队在国际刊物上提出节水抗旱稻育种理论。他认为,这是继高产杂交稻后中国水稻领域又一次重大创新,而这一创新还在朝着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农田增值、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突破,力争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