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羊,在宁夏养殖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中叶,滩羊裘皮、水稻、盐和枸杞就并称为宁夏四大“最著物产”,“有力之家畜养动辄数十上百头(只)”。在如今,滩羊产业依然是宁夏羊产业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被纳入宁夏9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作为我国特有的白色裘皮绵羊品种和国家二级保护品种,滩羊所产二毛皮皮色洁白,光泽悦目,毛皮轻便,是羊所产裘皮中的上品;滩羊周岁内羔羊肉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腥膻味小,是粗毛羊中羊肉品质较好的一种,是“宁夏羊肉”的代表,已享誉全国;再加上滩羊具有优良的遗传稳定性,是不可多得的地方良种。但是随着“生产方式传统,科研及成果转化滞后,经济转化效益低,封山禁牧政策”等问题的凸显,宁夏滩羊产业发展一度陷入到瓶颈期。难题摆到面前,宁夏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如何起势?抓什么?怎么抓?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工作时指示:“宁夏要做实做强‘滩羊之乡’”;2020年来宁夏视察工作时又一次强调指示:“宁夏滩羊肉品质好,滩羊有滩羊的特点,要把这个品种保护好”。
多年以来,宁夏围绕做实做强“滩羊之乡”,强化技术支撑,通过科学技术扩大滩羊种群数量和品质,强力推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滩羊产业呈现出“一增一快两提升”的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宁夏滩羊饲养量达1221万只,同比增加73万只,增长6.3%;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311个,增加19%,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51%以上;精深加工能力和中高端市场营销持续提升,屠宰加工比例达45%,精深加工比例达11%以上,精深加工和中高端市场营销滩羊肉13801.6吨,占羊肉产量的11.1%,比去年增加59%;预计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43亿元,增加13%。
加大科研培育 研发优质新品种
“滩羊因为长得慢、一年一羔等生理缺陷,导致养殖风险高,养殖成本增加,老百姓亏钱了就只能将滩羊宰杀了再也不养,十几年前我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面就十分着急,滩羊保种工作迫在眉睫。”走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滩羊选种培育、新品种(系)培育、生物育种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小时的科技型公司,在董事长寇启芳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经过多年研发,培育的长得快、一胎多羔、产肉量羔等特点的新品种(系)滩羊。
滩羊如何保种?寇启芳给出的答案是:克服滩羊生理缺陷,做优质滩羊品种。“从新品种研发初始,我们就秉承着‘一不变四变’的研发理念,保证滩羊裘皮品质不变,让其生长速度慢变为长得快,下单羔变为下多羔,大尾巴变小尾巴,羊角大角变小角和无角。”经过多年培育,新品种(系)滩羊长得快已经实现,刚出生羊羔从3公斤左右变为4公斤甚至最高达到8公斤,成年滩羊从40至60公斤变为平均体重达90公斤以上,甚至最重达115公斤,不仅脂肪含量低,肌纤维还高。滩羊也从过去的一年一胎、一胎一羔,变化为两年3胎,一胎2羔甚至3羔。
“我们已经制定完成了《滩羊‘一胎多羔’新品系培(选)育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方案》,这项技术已经具备推广的技术条件。另外大尾巴变小尾巴和羊角大角变小角和无角也还在研发中,相信很快就能出结果!”寇启芳介绍,当前公司有4个繁育基地,存栏基础母羊群11000多只,其中核心育种群4700只,选育群6000多只,大约每年为宁夏全区提供40%的种公羊,是目前宁夏最大的滩羊保种繁育和科研基地,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滩羊保种和良种繁育示范场。
据了解,宁夏将进一步加强滩羊繁育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特色优势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实施,加强滩羊本品种选育和新品系选育,加强良种推广,加快优质滩羊扩繁和提纯复壮,加快建设“核心群、选育群、扩繁群”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和选、育、推一体化生产体系,推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繁育龙头企业,年选育推广优质种羊1万只以上。
推进标准化生产 提升饲草料保障水平
如何做到养殖成本减少,但滩羊的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宁夏宁羴源牛羊肉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成军把记者带到了他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寻找答案。进去双列式恒温养殖大棚,不一会身上就有了暖意,纪成军给记者看了一下温度计,“看,棚里冬暖夏凉,现在温度是零上十度以上,这样羊们就能把一部分抗寒的能量储备到身上,有利于增加羊的日增重,提升它的料肉转化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在饲料上,全自动化将饲料配备好装进用小型电动洒料车里实现自动投料,以前需要人工一小时才能干完的活全自动化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完成,极大地节约了经济成本……纪成军笑着说,整套系统运行下来,每只羊平均能节省50至100块钱。
此外,纪成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还采用双列式标准化养殖圈舍、双列式清洁羊床养殖圈舍、TMR全混合饲料饲喂、肉羊自动饮水系统、粪污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生产,养殖场按照舍饲养殖、优质饲草料加工利用等高效舍饲饲养技术规程,对照肉羊生产对标管理技术指标参数,精心管理各项指标达到优级水平,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肉羊4万只,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0万,利润260万元。
对此,宁夏提出加大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滩羊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养殖水平。预计到2025年底,新建标准化示范场105个,标准化养殖技术普及率达到90%,繁殖成活率达到120%,养殖综合效益提高20%。
借助于科技的力量,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现了滩羊养殖的节能增效,与此同时,滩羊的饲草料问题也急需解决“良方”。
宁夏中部干旱带,滩羊存栏量占宁夏95%以上,既是滩羊主产区,又是天然草地、荒漠化草原富集区。据统计,宁夏2000万亩的荒漠、半荒漠土地,分别就占了荒漠化草地、天然草地总面积和中部干旱带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0%、55%和70%以上。宁夏有关专家提出了在宁夏的荒漠、半荒漠土地建设200万亩高效节水林草复合体工程的可能性,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解决了舍饲滩羊缺草问题,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针对滩羊饲草料基地建设,宁夏将调优种植结构,加强天然草原适播牧草品种筛选繁育,开展混播饲草地补播改良试验示范,加大天然草原改良,丰富牧草结构,提升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加强优质饲草基地建设,预计到2025年底,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313万亩,其中青贮玉米40万亩、首蓿106万亩、一年生饲草167万亩;加快建设集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为一体的多元化供给保障体系,提高机械化收贮和饲喂水平,加强非常规饲料开发和秸秆加工利用,切实提升饲草供应保障能力。
普及“300”模式家庭牧场 助推滩羊扩群增量
在宁夏银川市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关村村民刘云山的“300”模式家庭牧场,迎着大风,刘云山一个劲儿地招呼记者进去参观。见有陌生人闯进,牧场里羊群立刻发出连串“咩咩咩”的叫声。放眼望去,整个家庭牧场由红砖堆砌而成,开阔明亮,简单又不失整齐,看得出来牧场主人平日里精心打理过的痕迹。眼前这个男人淳朴又腼腆,赞叹他勤快将牧场发展得很好时,他便憨笑一声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只要谈起牧场的发展来,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头头是道,思路清晰。
刘云山介绍,自从16年开始规模化养殖后,滩羊数量从100多只到400多只,在政策的带动下,传统的养殖场转化为现在的“300”模式家庭牧场,农户养殖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科学型发展,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家庭牧场有政府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品种,2个人管理绰绰有余!成本低,效益好,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就陆陆续续卖出了70多只羊羔,40只左右成年羊,这马上快到年跟前了,吴忠市那边提前就预订了30多只滩羊,光这30只就卖了4万多块钱!”以前靠种田、打工为生的刘云山,用他的话来说,“一年下来挣的钱还不如花的多”,自从养殖滩羊尝到了甜头后,滩羊养殖从他的副业变为了主业,他告诉记者,“以后就一门心思做好滩羊养殖!”
推广滩羊养殖家庭牧场“300”模式,从而推进滩羊产业扩群增量。宁夏踌躇满志,信心十足,通过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互换、租赁等方式,整合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通过出户入场、联合经营、托管分红、股份合作等方式,2021年,培育“300”模式家庭牧场140个,创建标准化示范牧场和星级家庭牧场60个,建设规模养殖场89个,全面提升滩羊产业规模化水平和发展集中度;到2025年,培育“300”模式家庭牧场826个,培育养殖合作社134家,建设存栏千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04家,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创新精细化深加工 完善产品溯源体系
“我们根据滩羊各个部位的特点,最终将产品精细化分割出适合清炖的、涮肉的、烹饪之类的,,一只羊从传统意义的5大部分,被我们精细化加工出100多种滩羊产品了,光一个羊后腿就能延伸出10个产品以上。”宁夏福兴神农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杨小颜向记者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计划分两期建设肉牛肉羊订单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品深加工、冷鲜仓储配送、多渠道推广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
“通过精细化深加工,至少可以让羊肉价格翻一番。比如我们精细化加工的明星产品‘皇品滩羊’,它工艺复杂,肉比脸大,十分适合涮羊肉,专门对准中高端市场,一线城市需求十分旺盛。”杨小颜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皇品滩羊”一公斤能卖300至400元,一只羊可以生产两份,一份4公斤,光是一份“皇品滩羊”,就能抵得上两只羊的价格了。如今,年味渐浓,滩羊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从每天屠宰分割200只至300只羊,到现在每天至少屠宰分割500只滩羊。
开发适合中餐饮食习惯和滩羊肉品质特性的精细化分割工艺和产品,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近年来,宁夏着力引进先进精深加工和冷链配送设备,紧盯中高端市场和消费群体,不断完善冷链运输配送体系,通过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私人订制和直接配送等营销手段,建立稳定销售网络,拓展“盐地滩羊”发展空间。预计到2025年底,维单屠宰加工达到600万只以上,进入中高端市场150万只以上。
“您的右手边是我们的肉羊屠宰线,搭载了云牧联追溯系统,从入场到屠宰、分割、销售,全过程批次追踪管理,整个屠宰过程检测信,可及时显示及追溯大屏,实现羊只每个环节追溯的准确性,每只羊的头、蹄、脏、皮都可与羊只进行精准匹配、同步检验,真正实现产品可追溯可查证。”杨小颜介绍,同时公司目前已探索并建立了“企业+养殖户+市场”的产(养殖)加销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定点屠宰、订单养殖的运营模式,建设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服务、优质优价收购、精准精深加工、品牌化销售、网络化营销”的产业链条,将肉羊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紧密联接,形成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及风险防控机制。
据悉,宁夏将积极开展滩羊基因鉴定技术研究和特色优质滩羊肉生产技术示范,建立完善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和管理办法,创新滩羊产品质量控制、溯源管理技术,为实行滩羊优质优价提供可靠技术支撑。支持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实行滩羊订单养殖,完善品种认定管理办法和产品溯源体系,推进优质化标准养殖,加强中高端市场开拓力度,着力构建优质优价生产营销体系。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