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围绕畜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问题,不少代表委员纷纷给出建议。
“2020年是我国开启畜禽养殖‘无抗时代’的里程碑,饲料禁抗、养殖减抗或无抗以及食品无抗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做到无抗养殖,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昕说。为此,刘昕建议,推动畜禽无抗养殖技术体系和系统工程重大工程研究。
“无抗”在饲养管理环节同样重要。刘昕表示:“要高度重视生物安全与管控技术,做好消杀工作;高度重视动物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优化防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高度重视饲养管理环节,提高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民建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刘木华同样关注这一问题。他建议,大力发展生物发酵饲料,倡导“替抗、防非”节粮型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建议加快修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研究制定生物发酵饲料的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出台生物发酵饲料相关科技成果应用鼓励措施和资金支持政策。”刘木华说。
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养猪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好猪产业环保设施、实现粪污副产品的市场化、资源化利用,才能够真正反哺产业长期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关于引导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中,特别提到了养猪和环境的关系。他建议,应加快健全完善生物有机肥生产标准及行业补助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环保投入应设置基础投资额比例,后期补助应多线并举,以“整县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政策为依托,多方面推动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
在牛羊养殖中,目前供应主体的牧场小、分布散,部分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张千户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宏祥建议,通过科学规划,将退耕还林地与荒山林地成片整合流转给企业,引导项目投入及金融与社会资本投入,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的现代牧场,提高载畜量,满足市场对优质牛羊肉的需要。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超 王小川 梁冰清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