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小满,冀中南一带小麦已然穗粒饱满、正加紧灌浆,迎接着20天后的即将开镰收割。在这片被称为全国优质小麦的核心产区里,集中着全国排名前五的小麦面粉加工企业,金沙河便是其中一家。
2012年以来,面粉产能国内第四、挂面产能第一的金沙河面业集团(简称金沙河)董事长魏海金,就组织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并自任理事长,开始悄没声地流转农地种粮食,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千把亩,到现在的接近4万亩,种植地域也从集团总部所在地的河北邢台市南和区,发展到了安徽亳州市涡阳县。
5月19日,金沙河合作社的麦田正在喷施灌浆水。
和其他工商资本下乡或自己耕种、或雇人耕种、或返租倒包形式不同,也和其他或技术服务、或农资购买、或订单收购形式有别,金沙河流转农地种粮,首先是通过村委会从土地承包户手里流转土地,向村委会支付每年每亩50元的综合服务费,同时按照当年小麦、玉米收购定价,向承包户支付各500斤小麦、玉米的折算价作为土地流转费。然后再由合作社选定的职业种粮农民,按照各自的技术能力、种植意向,在流转来的农地上以家庭农场形式分散种粮。整个种植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物质性投入,均由金沙河负责,职业粮农只需投入个人劳动力精心田管,在粮食收获后扣除物质性成本,所得收益与金沙河五五各半分成。
这一合作经营模式,涉及到出资企业、村委会、承包户、职业农民四方,合作过程中,各方的目标诉求、责任利益,如何才能达到彼此乐于接受的体现?种粮社会、经济效益有哪些突出之处?
金沙河邢台南和区厂区,日产2000吨全自动挂面生产线一角。
投资企业: 提升原粮品质 扩大产品知名度
“合作社目前三、四万亩的小麦年产量,按两万吨计算,只够我们一天的面粉加工原粮所需,全年利润收益只够我6700名员工10天的工资开销。我们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开辟一条提高原粮品质的路径,进而扩大知名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5月19日,在金沙河南和厂区接受采访时,带领金沙河走过25个年轮的魏海金快语坦言。
当日上午,在金沙河合作社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周边,6000亩麦田里一个个喷灌架分散开来,正呲呲作响地喷出雾状水花。“6月10日就要开镰了,再浇最后一次灌浆水”,集团农业种植板块负责人李江坡告诉记者,这6000亩地只需12个人就能完成全年耕种收,全部实现机械化,“喷肥打药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3500亩,一个麦收季只用3、4天就完事了,平均亩产超过1200斤”。
出资流转土地之外,金沙河还在种、肥、水、药等农资采购环节实行厂家直采,所有农田施行统供统用。集团公司经理葛士广说:“连年跟踪测算表明,金沙河的这一种粮模式,与当地种粮大户比较,既可增产10%,还能节支10%,两项合计,平均每亩增收370元。”魏海金认为,机械化、精细化的种植管理,加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不仅带来了粮丰钱增,更具价值的,是向原粮生产者、销售者传达了金沙河不断提升原粮品质、示范现代农业的目标方向。
村干部、承包户: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个人不用分心地里事
目前在邢台市南和区,金沙河从34个村流转的农地面积已达30000亩,共涉及7380家农户。每到一个村进行土地流转,金沙河都要以合作社的名义,与所在村的村委会签署两份正式合同,一份叫土地流转合同,一份是综合服务合同。前者约定流转的土地面积、流转期限、流转费标准交付时间,后者约定村委会向金沙河提供非种植经营活动相关的综合服务内容及责任事项。
“我们村流转给金沙河农地2000亩,按照服务费50元\亩标准,现在村集体每年能有10万元收入。过去村里没有任何集体收入,现在有了这笔钱,可以多搞搞街头绿化、村容美化啥的,改善村里的卫生环境。”谈起帮助金沙河协调流转农地获取服务费增加村集体收入,武庄村支部书记武玉海如是说。
村集体多了一笔收入,流转自家承包地的农民合不合适呢?流转给金沙河4亩多地的该村农民武雪晨表示很满意。他说合同约定的500斤小麦、500斤玉米折价流转费,几乎相当于自己种地的亩均纯收益。而且流转出去后,不用再惦记着农忙季节往回赶,可以放心在外打工,收入会比以前增加。“个人种一亩地一年顶头也就收入1000多块钱,现在外出打工,近处最低也得100元\天,要是干建筑之类的活最少200元\天,这么算账,流转出去肯定最合适。”
金沙河邢台沙河市厂区,日产5000吨面粉车间全密闭负压无尘面粉加工车间一角。
职业农民:只要肯下力不怕累,种粮照样挣大钱
在魏海金看来,金沙河组建合作社流转农地种粮食,取得各方满意效果的关键,在于用对了粮食种植者——职业农民。他甚至认为:“如果种地水平都达到他们现在这样,全国18亿亩耕地有一半就够用了。”
为此,金沙河在组建合作社同时,就成立了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专门挑选年轻体壮、有一定知识接受能力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培训,月薪6000到10000元。期满后根据本人能力表现,配给相应面积的流转农地,进行家庭农场式耕种经营。目前仅在南和区的30000亩种植基地,就有66个职业农民在负责耕种管理,这些人也成为备受称赞的高收入群体。
梁立峰、李艳辉都是经过金沙河培训的职业农民,进合作社之前,二人一个开拖拉机给人拉砖、一个开车当运输司机,一年收入在5、6万元。现在分别负责耕种金沙河配给的500亩、900亩农地,按照双方五五分成规定,去年两人净收入分别是25万元、35万元。“收入最高还有40万、50万的,耕种面积越多、管理水平越高,个人收入越多”,葛士广说。
梁立峰、李艳辉告诉记者,为了精细管理农田,他们这些职业农民大都是住在地头农房,“农忙季节不分黑白早晚,高收入不是白来的,种田不能怕吃苦受累”。除了不承担土地流转费用,金沙河的职业农民还不需要负责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投入,每人手机都下载有金沙河的“农事云”APP专用软件,里面的每一笔开支,大到种子肥料、小到用电浇水,全部公开透明财务实报实销,“年终算账,开支明细、实得收入一目了然”。
“只要是合作社职业农民生产的,原粮收购价都会高于其他供应商,因为是金沙河统一选定的优质品种、统一标准的农艺技术,原粮品质会更有保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职业农民加入进来,各方共同合作提高种粮水平和效益。”魏海金恳切言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