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一场与0.1%的赛跑
——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综述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沅津
  • 作者:颜旭
  • 2021-06-10 15:22:02

六月,在一片金黄的麦浪中,一场“看谁更少”的赛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以前我们是比谁收得多,收得快,现在比谁损失少,给国家多打粮食。我们合作社的农机手们都争着参赛,都想拿冠军,激动地好几宿睡不着哩!”在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山东章丘赛区的赛场上,宁家埠诚信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程新难掩兴奋。

厉害了,0.57%!

“比赛开始!”一声令下,农机下田,麦浪消退。一台台收割机按照既定路线前进,机手根据眼前的小麦高度随时调整着机器高度和行进速度。几分钟后,金黄的麦穗“吞”进去,粉碎后的秸秆“吐”出来。

随后,裁判和志愿者进场,他们先是用卷尺测量留茬高度,看看是否超过了规定的18厘米,随后用木框随机框定两处区域。“我们从作业区选取两三个同等面积的点位,将遗漏的麦穗、麦粒捡起来称重,计算平均重量,估算出机收后的损失量,再与该地块的籽粒重量对比,得出机收损失率。”章丘赛区总裁判长、测评专家组组长陈传强介绍,这次大比武,测算出平均损失率在0.57%左右,远低于作业质量标准规定2%的小麦机收损失率。

0.57%是如何实现的?三分机器、七分使用,农机手科学规范地操作是减少机收损失的重要因素。来自枣园沃程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郑宗宝说,今年麦收前接受了集中培训,各项操作要求牢记在心里。体现在手上,首先要根据小麦地块和品种的特性、成熟程度,提前调试好机具滚筒转速、筛板角度等参数,接下来作业时不能只求快,要保持匀速前进,同时控制好割幅,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率。

不要小看这不到1%的数字。在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降低机收损耗所释放出的粮食产量空间是十分巨大的。“按照2020年山东粮食产量1090亿斤估算,在收获环节机收损失率若能降低0.1%,理论上全省就能从地里挽回1亿斤粮食,数量非常可观。”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卜祥联告诉记者。

“小麦已经闯过了春寒、倒伏、病虫害等重重关卡,机收是‘临门一脚’,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机技术管理水平,科学调度机具,又好又快完成夏收任务!”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粮食收获减损空间大,一定要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确保颗粒归仓。他农户:“收完小麦就要腾茬播种了,你们这里情况怎么样,能不能保证夏玉米播在丰产期?”“我们现在都是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小麦机收—秸秆处理—玉米机播‘一条龙’作业,小麦机收与玉米机播压茬同步进行。”翟程新回答,而且合作社广泛推行农机订单作业、全托或半托作业服务等模式,几天时间就可以全部种完,现在农民种地省心着哩!

记者了解到,一场广泛的机收减损大动员、 大培训、大比武正如火如荼开展。除了山东,今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都举办了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各地测算的平均损失率均低于2%。“这是完全实战比武,机手都是操作自己平时作业的机器就地参赛。”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科技推广处处长刘小伟告诉记者,为了不干扰正常夏收秩序,比赛所在的麦地都是机手们本来就要进行夏收作业的地块。

“今年三夏,要着力在机收减损上挖潜力,促进增产增收。举办大比武活动,就是要营造比学赶超不断提高收获技能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确保颗粒归仓。不仅三夏机收要这样做,今后粮食收获都要把机收减损放在突出位置。”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冀名峰告诉记者,大比武同时也是“以赛促训”,让机手更加从容应对“实战”。

“截至目前,我们对全县农机手规范化操作、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等事项都已做过多次培训,在麦收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状况都能很好应对,更大限度减少机收损失。”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沃原农机合作联社理事长吴红伟告诉记者。

放心出发吧,农机手!

虽然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让农民在麦收季告别了“背灼炎天光”的历史,但农机手依然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当。在章丘赛区,张桃林强调:“不仅在这次大比武中要保障机手的安全,改善作业环境,注意防暑降温,今年三夏机收特别是跨区机收作业更要保障好。此外,还得做好易损件供应等后勤服务,帮助机手排忧解难。”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就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了4个三夏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共配备了“爱心小礼包”5000份。小礼包内有息县小麦种植区域图、安全生产宣传单、医用防护口罩、防暑降温药品、饮用水、毛巾等物品。此外,还向跨区作业和本地作业的农机手提供气象、作业信息、机械维修、事故及纠纷处理等服务。

目前,4个接待服务站已接待江苏、安徽、河北及河南省驻马店等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2200多台,引导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参加跨区机收会战。

天气情况也是影响机手作业的重要因素。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干热风’和‘烂场雨’这两个关口不是那么好过。我们要跟老天爷赛跑啊!”张桃林说,应对极端天气,要抓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预警后迅速调集机械集中抢收,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如今的机手,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今日下午小雨,较不适宜作业,建议提前抢收。”近日,一份融合天气预报与农事建议的信息,直达正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进行夏收作业的农机手的手机屏幕。

这是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联合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开展的三夏机收精准气象服务,目前已在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等夏收重点省份试点上线应用。“这些信息在手机软件上就能随时查看,非常方便。”安徽省蚌埠市王庄镇作业人员老赵说,在使用的第一天,他就根据预报雨量的大小,合理安排机器作业时间,实现及时抢收。

“这个产品服务时段划分得很细,让我们能够抓住雨停的间隙,及时补充车辆。”在蚌埠市长淮卫镇,负责调度车辆的葛洪序发现,产品显示当日上午、下午、晚间3个时段和未来3天日夜两个时段的农机作业适宜情况信息,每日更新两次,并实时显示所在地正在生效的预警信息,帮助像他一样的农机管理人员实现科学合理调度。

为提高小麦抢收的效率,安徽省今年设立了330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处长陈发明介绍:“跨区接待站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气象、交通、作业价格、机收进度等信息服务,主要解决机手的作业信息、作业过程中的纠纷以及生活问题,引导机具有序流动。预计今年麦收进度可比往年提前3天左右。”

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王村的一块麦地里,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马力全开。农机手崔振红告诉记者,他们是来自安徽省阜阳市蒙城县张林农机合作社的跨区作业车队,5月16号起就从南向北在各地抢收小麦。按照凤台县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发送的机收供求信息提示,这天他们来到这里为急需抢收的农户收割小麦。崔振红说:“我们在外边跨区,这边需要收麦子了,他们给我们发信息。我们机手有什么困难了,他们可以联系到当地的服务厂家来给我们服务。每天都能干着活了,效率肯定高了,这样的服务对我们机手肯定是有好处的。”

受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今年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复杂性有所增加。为保障联合收割机顺利投入小麦抢收,除了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安徽省农机部门在5月初就汇编了《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发放给全省农机手,并组建农机维修服务队,配备维修服务车,巡回开展农机维修和保养服务,当好农机手跨区机收的“后勤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颜旭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