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点赞,红色新达州!——“践行‘媒体+文创’多元发展之路 党报当先锋”峰会暨全国百名党报社长(总编辑)红色达州行活动综述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然
  • 作者:李传君
  • 2021-06-26 20:54:01

共议党媒发展,共探红色足迹。

6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共达州市委主办,四川省报业协会协办,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达州日报社承办的“践行‘媒体+文创’多元发展之路 党报当先锋”峰会暨全国百名党报社长(总编辑)红色达州行活动在我市举行。

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央媒体和各省、市党报的100余位社长(总编辑)、报业精英齐聚达州,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初心使命,交流报业发展、记录老区变迁,以脚步丈量大地,将笔触对准基层,用汗水书写新时代党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热议党媒转型 点赞“媒体+文创”多元发展

峡谷深幽,朝阳温柔。亭阁、步道掩映成趣,美术馆、工作室穿插其间。23日上午,“践行‘媒体+文创’多元发展之路 党报当先锋”峰会暨全国百名党报社长(总编辑)红色达州行活动启动仪式在风景如画的515艺术创窟举行。

步入会场,一股浓烈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展陈的画作和雕塑或黑白墨道,或彩色缤纷,或气势磅礴,或意境幽然,抽象为形,浑然天成又自成一派。此情此景,让各界嘉宾深受触动。

“这是我参加这么多次媒体峰会中,见过最‘高大上’的一个会场,我们在参会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那么美的艺术作品,515艺术创窟绝属一流!”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刘道明感慨道。

515艺术创窟带给大家的震撼,不单是艺术品的视觉冲击,更在于她是地市级党报积极探索推动“媒体+文创”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达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巴风賨韵,滋养了厚重的巴文化。近年来,达州立足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相继建成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等一大批文旅基础设施,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年起,在市委的支持下,达州日报社坚持市场导向,务实创新、担当作为,倾力打造“515艺术创窟”。通过深化周边合作,承办文旅活动,托管文艺场馆,立体营销区域文旅资源,在探索“媒体+文创”多元发展之路上步伐不断加快。现在,“515艺术创窟”已经成为全市全省的重点文化项目。

党媒的积极介入为文旅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文旅繁荣发展也为党媒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当前,传统媒体遭遇严峻挑战,生存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越是艰难,越要奋勇向前。

“传统媒体现在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达州日报社的有效探索,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和借鉴。”巴中日报社记者李云良如是说。

推进“媒体+文创”,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媒体自我造血能力。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岚介绍道,川报集团正深挖文化创意的衍生价值,构建具有传媒特性和主流价值的现代文化传播平台,已探索建设了一批以新经济、新文创、新消费为引领的文创科技创业园和“公关+”特色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

直面挑战,创新实干。与会嘉宾结合实际,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创新、文创、融合”成为此次活动的高频热词。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机能,闯出一条新时代党媒转型发展的新路。

探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这是一场思维碰撞的“头脑风暴”,也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

达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华蓥山大起义的重要发动地;悲壮惨烈的万源保卫战在这里打响;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等22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川陕苏区时期,8万巴渠儿女壮志从军,近3万人流血牺牲……

通川区罗江镇神剑园,绿荫掩映下,一栋古色古香的传统四合院格外醒目,穿过一条绿林小道,张爱萍故居便映入眼帘。与会嘉宾走进这里,参观故居展陈的实物、图片、将军摄影、书法作品等,了解张爱萍将军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

“达州红色历史厚重,心早向往之。”聊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马培忠掏出手机,不时拍照。

走出故居,沿着梯道继续上行,便抵达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一个个记录着红色历史的展馆中,一件件陈列品无声地述说着先辈的丰功伟绩。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解说,大家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烽火岁月。

丰碑矗立,松柏苍翠。与会嘉宾乘车来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该馆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反“六路围攻”中的决定性战役——万源保卫战而建的专题性纪念馆。

大家凝视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一段段红色故事,一起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力量。

“达州不仅自然风光秀丽,红色文化更让人叹为观止。”平凉日报社平凉周刊主编秦玉龙感慨地说,此次达州之行,获益匪浅,不虚此行,“更好传承、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每到访一处红色地标,人们都会在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内江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黎勇在参观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后,写下了这样饱含深情的诗句:

我认识你,是从巴山月的辉光开始的

雷过、电过,风过、雨过 银白色的亮

一直在夜空为我导读

二十万人口,十万人参战

秦巴大地

那片稻谷,那丛包谷林,那些奋斗的土豆

一茬茬把春天安顿好,把秋天的梦想,牢牢地钉入万源的河谷与山冈

在冲锋号吹响之前

喂饱肉搏的热和光

三千红军长眠万源山林

笋子梁十二勇士舍身纵崖

生命的长诗书写万源,一个没有结尾的开始

为秦巴的土壤输送养分

……

讲好达州故事 传播好达州声音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

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继续迸发着活力,引领、推动和见证着达州新时代发展。

近年来,达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践行“通达开放、诚义创新”的城市精神,扎实推进“三大总体战略工程”,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8亿元、增长4.1%。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3.1亿元,同比增长13.2%。

工业方面,重点写好天然气、锂钾两大万亿级资源文章;全市“1 +7”产业园区加速发展,达州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达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称号;宣汉、大竹被列为全省首批14个工业强县示范县。

交通方面,“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490.43亿元;成达万、西达渝两条高铁“十字交汇”,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达州机场直航城市达到16个。

文旅方面,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近年来,大力实施城市拓展、交通畅通和环境治理三大工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现正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深入万源、宣汉采风。这两个地方都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党中央、四川省委、达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两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靠苦干实干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在万源茶文化小镇,人工开凿的小溪随着游客的步伐流淌,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意境。道路两边是成群的仿古建筑,亭台轩榭、文化广场、游山步道等设施镶嵌其间,茶叶展销、餐饮民宿、娱乐购物等商铺分区布局……“品茶、游园、休闲相得益彰,让人眼前一亮。”来自人民网的张春江竖起大拇指。

万源八台山,迎接四川第一缕阳光;宣汉巴山大峡谷,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八台山和巴山大峡谷,以自然景观雄奇秀丽闻名,同时又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积淀,是度假旅游的绝佳目的地。”徜徉在绿波林海间,与会嘉宾流连忘返。

一路走来,大家用文字书写巴渠大地的沧桑巨变,用镜头见证老区群众的幸福生活,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展示达州脱贫奔康实效,讲好达州故事,传播好达州声音。

“好经验要眼见为实,好文章靠脚步丈量。”返程时,一位媒体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了这样的感概,文字下面是一幅“515艺术创窟”的特写照片。

“践行‘媒体+文创’多元发展之路 党报当先锋”峰会暨全国百名党报社长总编红色达州行活动虽已结束,但党媒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正进入高潮。

作者 谭楚甲 赵曼琦 韩淑予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