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第一镇长”点亮黄河滩
——山东省农科院助力郓城县打造“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样板纪实

农民日报·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兰宇
  • 作者:吕兵兵
  • 2021-08-04 09:01:01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地处黄河岸边的山东省郓城县,多了一批农业科研人员的身影,他们多数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派来的“第一镇长”。

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介绍:“2020年,我院将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有机融合起来,创新实施“三个突破”战略,在山东选择了郓城等3个县,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人,投资3亿以上,在这3个县内打造若干个单体示范模式。”

就这样,2020年8月4日,22名山东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来到了郓城,来到了黄河滩,并多数直接到乡镇担任“第一镇长”。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第一镇长”们在郓城过得怎么样?发挥了哪些作用?

精准对接所在乡镇的产业发展需求

今年38岁的王金平,是来自山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的一位女博士。去年上半年,院里在与郓城对接的过程中,玉皇庙镇提出该镇近年来果树种植面积增大,但管理水平上不去,希望能够派来一位懂果树的年轻专家。

“搞农业科研,就是要扎根基层;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冲在前面。”王金平说。就这样,尽管孩子还在上小学,王金平毅然选择了报名,成为了玉皇庙镇的“第一镇长”。

来到郓城后的第一个月,王金平就跑遍了郓城县内的3万多亩果园,围绕品种更新、郁闭园高光效改造、行间生草新技术推广等内容,为每一处果园开了药方,每周都要到地头为果农讲课,今年起开始筹建精品种植示范园,实现“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研究粮食的樊庆琦,来到了侯咽集镇和程屯镇;研究蔬菜的李志鹏,来到了郭屯镇和南赵楼镇;研究畜牧的王怀中,来到了张鲁集镇;研究中药材的韩金龙,来到了武安镇……“乡镇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提出需求,我们整合全院科研人员进行报名选择,务必实现精准对接所在乡镇的产业发展需求。”山东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贾无说。

据山东省农科院出台的《关于在我省东中西部建设三处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示范县(市)的实施意见》,提出结合示范县科技需求,组织该院精锐力量和院外高水平人才团队,按照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标准量化、进度科学、措施有力、考核严谨的要求,为示范县量身定制工作规划,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全面完成”。

每个“第一镇长”都能整合全院力量

“别看我这个‘第一镇长’好像是在异地他乡孤军奋战,实际上我随时可以整合全院的力量‘为我所用’。”7月28日下午,冒着夏日暴雨,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博士、李集镇第一镇长厉广辉指着正在建设的“种养加循环芦笋现代农业产业园”告诉记者。

作为沿黄主要乡镇的李集镇,黄河滩区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5%以上,乡镇经济欠发达,农民增收困难。厉广辉到来后,发现黄河滩区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芦笋生长,就制定了芦笋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和计划,很快就得到了山东省农科院“大后方”的全力支持。

该院联合郓城县政府和郓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郓城芦笋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了包括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培育、绿色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发、芦笋配套机械研制、芦笋系列相关产品开发等6个研发中心,在黄河滩区建立2000亩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其中200亩实现了信息化智慧管理。

“每一位‘第一镇长’,都是院里派到乡村振兴一线的‘突击队’。农科院这个大后方,则要做到‘要粮给粮、要炮给炮’,让每一个‘第一镇长’都能整合起全院力量。”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驻郓城工作组组长张文君说。

“三个优先”作支撑。即课题项目要优先在示范县落地,技术要优先在三个示范县推广应用和成果要优先在三个县转化落地。同时,农科专家工作室、“科教兴村”计划、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示范县和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平台,都要在示范县落地。

“九大行动”作保障。山东省农科院要求,该院自2020年起着力推进的“藏粮于技”科技保障、产业兴镇(村)科技振兴、品牌农产品科技支撑、农业园区科技支撑、乡村人才技能提高、智慧农业发展提升等“九大行动”,都要与示范县紧密结合。

在实践中蹚出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路径

郓城是山东著名的产粮大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约14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约128万亩,粮食总产维持在26亿斤以上。因此,对来自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的樊庆琦来说,他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其所在乡镇的产业振兴,而是要在郓城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稳粮增收路径。

“郓城是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种粮和打工。” 樊庆琦说,“一方面,我们科研院所要主动对接新型种粮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快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绿色种粮和精准种粮。另一方面,还要建议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技能和素质,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南赵楼镇甄庄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的带领下,村党支部领办起郓城润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设施蔬菜,已建起占地500余亩的设施蔬菜种植园区。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的李志鹏来担任“第一镇长”后,就把这里作为科技转化着力点:“一是在这里搞集约化育苗,解决当地品种杂乱和种苗质量差等问题;二是把此处建成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的基地,带动提升全县种植水平;三是落地智慧菜园、产业融合等项目。”

“现在,绿禾公司领建的这处产业园区,也已成为郓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座‘灯塔’,照亮了周边村庄,提升了全县设施蔬菜产业技术水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广锋说。

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驻郓城工作组成员孙家波介绍,通过一年的时间,“第一镇长”们已通过示范园区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循环农业和智慧农业等着力点,在实践中蹚出了“科研院所+示范园区”“科研院所+社会化服务组织”“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科研院所+特色产业村”等结合路径,助力郓城形成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的发展局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