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杨凌职院-定边模式”为乡村人才振兴破局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肖力伟
  • 2021-09-11 16:39:0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到“人才强国战略”,纵观古今人才皆是国家兴旺的基础,社会进步的源泉。8月26日,陕西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省定边县联合开展的乡村人才振兴“双千能力提升工程”在定边县正式启动。定边县委书记胡统金参加启动仪式并讲话,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姬世平主持仪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瑞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胡俊鹏,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黄璞、县相关部局主要负责人及近百名基层干部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小兴兴业 大兴兴才

“双千能力提升工程”即提高千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素能和提升千名村(社区)干部学历工程。此项工程既是校地合作的具体载体,也是规范和加强涉农干部培训的实践创新,更是以高校科技强化本土人才支撑、助推和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对定边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双千工程”的实施,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首创意义和长远价值。

定边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是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之地。“天地风光油盐煤气”给予了定边优越的自然禀赋。然而,定边县委县政府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才基础薄弱的地区想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短板,生态和农业短板如此,人才短板更是如此。

谈及开展此项工程的目的和意义,定边县委书记胡统金说道:“实施‘双千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把机关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人才培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定边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战略举措。目的是让县、乡、镇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各村(社区)干部学专业、学技术、学本领,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最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小制治事 大治治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定边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姬世平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时与势,始终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高素质人才的理念,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推动全县乡村人才工作健康发展。”

近年来,定边县始终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高素质人才的理念,不断推动全县乡村人才工作健康发展。此次与杨凌职院合作实施“双千工程”,就是基于该县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基层干部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差距,本领恐慌感日益明显等原因开展的人才培育工程,目的是通过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基层岗位人员的实战能力,为乡村振兴输送一批精兵强将,助力定边成为榆林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本次双千工程启动后,我校将积极践行育训结合的法定职责,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深入推进‘三进三结合、五化五同步’的‘培训+’模式,努力为定边培养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定边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杨凌职院应有的贡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胡俊鹏说。

在新发展阶段,定边县委县政府秉承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立足资源禀赋,在补齐生态和农业发展的短板方面不断突破和发力,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抓住了人才振兴这个牛鼻子。与会乡村振兴专家黄璞认为:“‘双千工程’的启动,为定边县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培优,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焦点和堵点,基层治理人才的培育是长远之举,是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法;是组织引领人才振兴的首创之举,是校政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验田和样板间,也是乡村人才振兴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举。”

据了解,“双千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期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定边乡村振兴学院,采用线上+线下、县内+县外、理论+实操、学力证+技能证等方式,通过远程授课、集中面授、工学结合、育训衔接等方式,设置新型能源化工类、现代农业类、现代畜牧业类、基层治理类共四大类专业,重点面向乡镇和县级相关单位人岗不适、技岗不宜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及其他学历层次不高的村(社区)干部,提升乡镇公益性岗位人员和村干部学历层次和职业能力,切实打造乡村振兴治理团队,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肖力伟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