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让新时代乡贤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贵州省息烽县“三库”建设凝聚新乡贤力量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兰宇
  • 作者:彭美玉 刘久锋等
  • 2021-09-14 15:16:01

最是乡贤润桑梓。“新乡贤”的出现,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近年来,贵州省息烽县探索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启动“新乡贤回归工程”,积聚“新乡贤”力量,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筑巢引凤,在服务质效上下功夫

息烽县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息烽县自下而上建立了“人才库”“智慧库”“项目库”,通过“三库”将更多在场乡贤聚起来、在外乡贤引回来、潜在乡贤找出来。

“三库”的建立极大地凝聚了新乡贤力量。

8月上旬,刚吃过午饭的西山镇柏香山村新乡贤蔡维,来到底寨小学改造现场,看看项目进展情况。

早前,蔡维通过“项目库”信息了解到底寨小学因区域人口不断递增,现有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无法满足教学发展需要,便积极联系、协调资金,对教学楼、功能用房、餐位、体育活动场地等进行了改扩建。

西山镇通过“优秀人才+村委会+农户”等模式,建立项目需求信息库,通过“定向推荐、定点派单”方式,有针对性地向“人才库”成员进行推送,引导新乡贤参与家乡各项事业建设,西山镇党委书记王德义介绍道。

这是息烽县加强对新乡贤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在政府的劝说下,再加上回馈家乡的想法,我回家创办了企业,目前投入了生产,政府的一系列服务对我帮助很大,现在看来回来是正确的选择。”贵州永康科技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开友说。息烽县针对新乡贤,建立准入退出、沟通交流、示范引领、经费保障机制“四大”保障机制,明确新乡贤准入机制和负面清单;积极探索开发额度高、利息低、流程少的“乡贤贷”金融产品,提供“精准”的服务保障。

搭台唱戏,在作用发挥上做文章

息烽县坚持“组织搭台、乡贤唱戏”原则,积极探索“乡贤+”发展N条路径,为新乡贤资金、技术、知识、人脉等资源回归和作用发挥搭建平台,推动实施“产业强乡”“和谐安乡”“教育兴乡”“文明育乡”“生态立乡”五项行动,让新乡贤大有可为。

“我就想在家乡做点事。”曾因家庭贫困而外出打工,后放弃高薪酬毅然回乡创业,成为息烽县首批新乡贤的王永琼,带领九庄镇上坝村村民种植蔬菜、果树,带动农户95户实现增收。

青山苗族乡绿化村一名有50年党龄的退休干部许发举,在家里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室,义务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成功调解矛盾纠纷了240余件。同时,担任乡村发展的智囊团成员,带动村民齐心协力共建美丽新农村,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帮助营造家庭和睦、孝老爱亲的氛围。

回引一人,发展一业,改变一村。“公司将根据需要,优先解决周边劳动力就业;每年免费向温泉镇困难户提供仔猪20头;凡温泉镇户籍的农户,每户每年可购买平价仔猪两头;可定期向种植户免费提供发酵猪粪……”今年的5月29日,倪邦义在贵州强鑫瑞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业仪式上承诺道,在创业的道路上,倪邦义始终做到谋事实,做人实,发展种养殖产业,不仅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支持地方社会事业发展。

在息烽,人们眼中的新乡贤是全能的。一个个新乡贤,发出一颗颗光粒,汇聚成一道光,照亮乡村。

推贤扬善,在文化建设上求突破

“要积极培育打造新乡贤示范点,总结提炼一批典型经验,辐射带动‘五项行动’的全面实施,形成多方参与、合力共创、共同振兴乡村建设的大格局。”8月31日时任息烽县委组织部部长廖光力同志为养龙司新乡贤馆揭牌时说道。

涵养乡贤文化润泽乡土。如今,“新乡贤馆”已成为养龙司镇深挖新乡贤资源,展示新乡贤风采,传播新乡贤故事的好场所。

“自家种的百香果、蔬菜,还能在这里卖,真是太好了。”说这话的是堡子村村民徐家群。原来,“新乡贤馆”还为当地百姓搭建了一个农特产品出售平台,并成立了新乡贤服务站,为当地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填补农民工的就业空窗期。

据了解,息烽各地不光建设了“新乡贤馆”“新乡贤展示墙”“村乡贤文化长廊”,还建立了“新乡贤讲习所”“乡贤特邀专家讲”“新乡贤上讲台”等制度,宣传新乡贤文化,营造全县敬乡贤、学乡贤、做乡贤的浓厚氛围。

“这一路打得日本人甩掉了盔甲,丢下了烟枪……”前段时间,在息烽县永阳街道办,一名“草根讲师”冯光金用地道的息烽话,生动地分享着“四渡赤水”故事,教育引导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获得了掌声阵阵。

息烽县让新乡贤登台,现身说法,教育和引导辖区群众。邀请当地乡贤用“家乡味道”宣讲村规民约、政策法规、创业就业等村民关心的话题,为村民解惑释疑。并推选当地品行好、威望高的乡贤,拍摄短视频,讲述新乡贤故事,在媒体上掀起热潮。

如今,新乡贤文化在息烽县深入人心。今年,息烽县乡成立了县级新乡贤会,温泉镇、九庄镇等乡(镇、街道)也同时成立镇级新乡贤会,这些县、乡新乡贤会成员包括县内部分企业家、行业带头人、退休干部、志愿者等,越来越多的新乡贤为投入家乡发展,为助力“强省会”五年行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息烽富美乡村贡献力量。

彭美玉 张武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