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宁探索可可产业“小而精”发展之路
2021-10-21 18:47 来源:中国农网

近日,第三届中国可可文化节暨可可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举行。本届论坛以“多元化可可,多元化生活”为主题,数十位国内外可可行业的专家和从业者参加,围绕“用巧克力打造属于‘中国制造’的自豪”“bean to bar(从种子到吧台)的工厂化生产工艺与技术”“自贸港建设浪潮下海南本土可可企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探讨。


国际可可产业分布情况。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卫哲 摄

可可作为世界第二大饮料作物,是制作巧克力、饮料、糕点等的主要原料。近年来,世界可可豆市场需求强劲,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海南可可豆自去年实现首单出口后,今年的订单量已翻了两番,但产量严重供不应求,目前每年的产量只有一二十吨。

“海南可可豆产量虽小,但具有唯一性,且品质优良,特色鲜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处处长秦晓威介绍,进口海南可可豆的是“巧克力王国”比利时的精品巧克力品牌,出口价格每公斤50元(人民币),是国际大宗商品可可豆价格的两到三倍,表明海南产可可豆的品质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秦晓威告诉记者,可可对生长光热条件要求很高,在南北纬20度以内、海拔800米以下的高温高湿地区才适宜生长。海南岛处于可可适宜分布带的北缘,万宁市是我国唯一的可可适种地区,种植面积约2000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自1957年开始系统开展可可产业配套技术研究,按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选育出“热引4号”等适合国内种植的新品种,攻克了嫁接育苗、整形修剪、施肥管理、复合栽培等关键技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可系列产品,为我国可可产业发展奠定了品种资源、数据和技术基础。

截至目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从全球收集了500多份可可种质资源,建立了可可种质资源专类圃;利用系统选育和人工杂交技术创制可可新种质,经评价筛选出高产、高脂、耐寒等优良育种材料21份。经过品比、区域和生产性试验,选育出的“热引4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可可品种,2015年通过海南省地方品种认定。


可可文化节现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卫哲 摄

“近两年,海南可可的优良品质被国际精品巧克力商发掘,越来越多企业也和我们寻求合作。”海南热带农业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廖子荣认为,在海南发展可可产业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一是比较效益较高,亩产值可达五六千元;二是产品深加工技术也日趋成熟,已开发出系列产品;三是三产融合潜力无限,非常适合研学和亲子体验等休闲旅游。接下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将做优做强海南可可原产地品牌,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利用国内国外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海南可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万宁市副市长季浩看来,万宁是全国唯一产可可的地方,目前种植面积虽小,但很有特点,应该充分用好可可的稀缺性,做精品农业,做高端食品加工业,将特色资源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小而精”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万宁将充分利用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和种质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引进市场经营主体,联合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原产地巧克力加工,创新模式发展科普体验休闲游,真正把可可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端产品优势。

来中国十多年的美国人马克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单一原产地精品巧克力加工的,经过多年摸索,马可创立了珂珂琥精品巧克力品牌,并在上海开了十几家门店,且市场反应良好。在他看来,跟精品咖啡、精酿啤酒一样,不同产地的可可品质风味完全不一样,像海南万宁的可可豆加工出来的巧克力就有其独特的树莓味道,只要找准产品定位,做好消费群体精准识别,就能够实现“小而精”的特色发展之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