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本次会议标志着,今后三年,中国将以“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对中非关系发展方向作出与时俱进的规划。而对非洲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农业、粮食安全和农村整体可持续转型,也在这个合作计划中被摆到重要的位置。
事实上,中国农村的发展经验可以让非洲受益匪浅。一方面,中国农业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在耕地面积不到10%,水资源不到7%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成功地养活了14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尽管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60%的潜在耕地,农业产量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160%,但仍有许多非洲国家深受粮食不安全和农业低产的困扰。
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我们完全能够看到非洲将如何从这一合作中受益。
二十年来,IFAD、中国和非洲一直在南南合作项目上共同努力,促进中国和非洲之间的技术交流。例如,2000年初,IFAD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进了农村家庭沼气池技术,随后,这项技术又通过IFAD资助的项目推广到数个非洲国家。
此外,2018年,IFAD在中国政府的财政捐助下建立了南南合作基金,在全球南方国家(包括中国和非洲)之间促进知识、技术和发展方案的转移。例如,IFAD曾为粮食收获后的管理项目资助小型干燥机。这些机器让中国的食品干燥机技术更加符合非洲国情,得以更好地推广开来。
另一个证明非洲可以从中国经验中受益匪浅的例子是"绿色长城"倡议的实施。这是一项自1978年以来在中国实施的植树计划,旨在防止戈壁沙漠的扩张。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减少沙尘暴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中国的草原,并帮助吸收了数百万吨的温室气体。
目前,非洲联盟正在实施一项类似的倡议,即"撒哈拉和萨赫勒绿色长城"倡议,以防治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恢复2.5亿公顷用于农业发展的退化土地。该倡议预计将创造1000万个就业机会,并封存2.5亿吨碳。IFAD将牵头实施"绿色长城"倡议的"伞式项目",在建设森林资源,加强农牧业实践,保障供水方面加大投资,同时推动解决该区域的一级社区冲突。而这些举措都可以从中国的"绿色长城"倡议中吸取经验。
IFAD的南南合作重视技术转移,却又不止于此。鉴于政策因素在推动乡村可持续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无贫困)和2(无饥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至2018年期间,IFAD和中国共同推进了一系列南南合作研讨会,促进了中国和非洲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交流。
在土地改革方面,非洲可以从整个亚洲,特别是中国获益良多。例如,1978年中国的第二次土地改革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村转型的关键因素。这项改革也被称为家庭责任制,通过将耕地承包给所有村庄家庭的方式来取代集体农业。这一举措让农民离土地公平分配更近一步,并最终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减贫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中非合作不必局限于技术和政策,相反,它还可以更广泛地包括"方法"。例如,中国有一种著名的发展方法,即推动小生产者融入盈利价值链。该做法预见到,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小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合同业务关系。而公共部门可以帮助小农户提高与农业企业签订此类合同所需的质量。
小农户和大型农产企业之间的这种"合同农业"在非洲也很有前景,过去几十年来棉花、可可和市场园艺产业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同时,它还可以扩展到农业和畜牧业的许多其他领域,塞内加尔家禽业最近取得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小规模生产者之间的这种合作可以带来巨大的生产收益,而这也是非洲在今后30年的发展中所需要的。毕竟,尽管非洲农业在过去三十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但它却未能赶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何况非洲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翻一番。
为此,我们需要转变粮食生产的范式,以跟上非洲人口增长的速度。IFAD认为,这种合作,加上IFAD正在制定的针对小生产者的帮扶方案,能够推动非洲实现更公平的粮食系统,生产优质粮食,为生产者提供体面的收入,同时保护环境。
非洲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受益匪浅,而IFAD也完全有能力促进农村和农业部门的这种合作。
作者:本努瓦·蒂埃里,系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塞内加尔和萨赫勒地区代表;马泰奥·马尔基西奥,系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