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从事“三农”研究的青年学者,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负嘱托、矢志前行、脚踏实地,将科研成果应用在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争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斗者和接班人。
要坚守为党工作的政治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需要统筹海量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需要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支撑,更需要汇集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加强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只有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绝对领导,才能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青年学者要摆正得与失、大与小、义与利,主动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途中来,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添柴加薪、添砖加瓦。
要坚持惠及民生的科研取向。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是检验科研成果价值的最重要评价标准。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必须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装满中国粮。“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作为科研工作的生力军,要对照国家和人民需要,校准自己的研究方向。要瞄准现实问题,坚决摒弃“灌水”科研,坚决破除“五唯”顽瘴,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求实精神,让学术研究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应用粮食安全第一线、乡村振兴最前沿,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最大价值。
要树立勇立潮头的宏大志向。“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面对大豆育种等“卡脖子”技术的限制,青年学者应该勇于突破,不满足于修修补补、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做研究的“小确幸”,而是要树立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大志向”。要抵制“短平快”的不良诱惑,要耐得下心、沉得住气,甘愿“十年不鸣”、期待“一鸣惊人”,在最具创造力的年华做出最有意义、最具突破性的成果,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发扬躬耕基层的奉献导向。“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国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正处在一个复杂性和挑战性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即对广大青年学者的成长成才提出了迫切要求,更为广大青年学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相比较大城市的花花世界,农村地区更加艰苦、更为不便。但农村需要人才,农业需要科技,农民需要知识。越艰苦的地方人才越少,越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的成长,越艰苦的地方也越容易使有志者脱颖而出。基层是一片发展的“蓝海”,基层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者:盖豪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