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头等大事,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根本目标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技术进步是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数字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在如火如荼开展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广大农村、农业、农民同样需要分享数字技术高速发展所释放的红利。
以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农民生活提质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乡村建设内涵丰富,农村经济富足、农民生活无忧是乡村稳固发展的基本盘,也应该是数字乡村建设首要考虑的切入点。华为牢牢扭住这个“牛鼻子”,率先探索采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建设,在产业振兴、生活提质方面做出一些样板性实践。
广东清远连樟村联合华为在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方面开启探索。连樟村尝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通过“5G技术+华为企业智慧屏(IdeaHub)+华为云WeLink”实现远程医疗,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可以通过实时传送的高清B超影像,指导当地医生操作B超设备,及时给当地患者提供检查和诊断服务;连樟村的孩子们通过华为企业智慧屏,以线上课堂的方式与广东实验中学的名师进行面对面学习交流,实现了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5G、一体化杆站、机器视觉等新基建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将乡村安防、水文监测、环保监测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共用,通过“共享模式”降低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当前基于连樟村数字乡村样板建设模式,整个清远市正在快速复制推广,目前全市已完成85个乡镇(街道)和1078个行政村(居委会)“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接入,在广东省内率先实现了“数字乡村”全域覆盖。
连樟村数字乡村
在青海省共和县,华为助力建设了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基地,该项目总占地面积达56平方公里,共有700多万块光伏组件,其中2.2GW光伏园区项目每年可生产近50亿度清洁电力。华为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手段,精准管理每一串组件,让发电量提升超过2%,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实现了更低的发电成本。同时,得益于光伏电站的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减弱了地表蒸发量,提高了土壤水分,植被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牧羊”。当地还与周边牧民签订园区放牧协议,加上光伏园区建设与运维给周边村民带来就业机会,以及在光伏电站内套种昆仑雪菊、透骨草等经济作物,逐渐摸索出一套“光伏+生态+惠民”模式,发展光伏经济的同时,带动了当地交通、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黄河上游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与稳定。
青海光伏羊
宁夏银川的宝丰光伏电站是另一个例子,它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农光互补电站之一。板上发电,板下种枸杞,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经济生态并重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这里起步。华为智能光伏帮助当地企业对16万亩的荒漠化土地展开可持续的生态治理,种植苜蓿、改良土壤后,种上宁夏千年特色产业枸杞,让这片荒漠“死海”焕发新的生机。
人工智能是数字农业的关键
可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引入新发展动能。伴随着效率效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从手工劳作走向机械化、自动化,而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数字农业,将更新农业的传统面貌。农业大数据是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关键一招在于充分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充沛的算力和不断训练迭代的模型,从海量数据中学习新能力形成算法,再将训练后的算法模型部署到应用或服务中,从而创造行业新价值,引发新变革。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识别与分类、遥感估产、农业灾害遥感监测等领域,遥感大数据是农业大数据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在遥感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管理、遥感解译等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面临着计算量大、冗余存储和访问效率低以及地物类型多、自动解译难等业务痛点,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智能计算等新技术,将遥感数据更好地与农业实践相结合。华为聚焦农地非农化识别、建筑物自动识别等场景开展技术合作,已大规模应用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草、测绘、生态环保、应急等政企客户。
种业振兴是国之大者,智慧育种是未来种业科技领域的战略高地。中国农业大学与华为共同发起“智慧育种”,立足育种全流程效率提升,致力创建育种表型机器人和智慧育种多组学大模型,建立一个能观察、会思考、善决策的智慧育种系统平台,实现定向育种、精准育种、加速育种。华为在智慧育种项目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算法、算力、人才等优势,对准生物育种表型数据获取、多组学育种模型两大国际公认难题发起科研攻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华为携手合作伙伴打造“耕地保护智能监测服务平台”,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手段获取海量数据,基于昇思MindSpore AI框架快速训练耕地变化检测算法模型,集成昇腾强大AI算力,满足自然资源和农业管理的准确性、大范围、高频次、业务化等监测需求,为国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往,每到收获季,收割庄稼成为一项繁重的田间作业,不仅耗时耗力,还严重依赖收割经验。加上农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亟需智能化的农机装备代替人力。如今,在广东佛山三水区,无人驾驶谷物收割机利用华为昇腾AI边缘计算平台及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分析和计算作业过程中含杂和破碎率,后期可以根据该参数动态地调节作业速度,减少含杂和破碎率。这种新的作业技术既可以减轻机手作业强度,又可以自动分析作业环境,收割、脱粒、清选、秸秆打碎还田等环节一气呵成。不仅节省了农民的体力、时间和成本,与传统农机相比,其作业效率也大幅提高,平均日作业量可达800余亩。此外,在畜牧养殖、渔业禁捕等领域,华为都提供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使能行业智慧化升级。
广袤的农村为数字化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靠天吃饭”的传统产业迎来智慧化变革的契机。华为立足数字化核心产业与技术,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在新阶段力争为农村产业振兴、农民生活提质、农业产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让三农发展共享数字化红利,广大的农村天地,数字化大有作为。(华为供稿)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